公墓下葬是人们送别过世亲人常见的方式之一,不同于其他的善后方式,公墓下葬更注重殡葬礼仪和法规,其背后有很多的世俗习俗和宗教信仰。虽然各地下葬的风俗不尽相同,但是大多数地方都会有一些共通之处。海东殡仪馆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公墓下葬的讲究。
一、时间上的讲究
公墓下葬的时间通常是七天之后,也就是说,七日之内一般不能下葬。七日之内的这段时间叫做“丧期”,在丧期内,家属服从各种丧葬礼仪,并摒弃心中的杂念。如果在丧期内下葬,则被认为是不尊重死者,也是不尊重其他亲戚和祖先。在下葬时也不能随便选择时间,一般都是在早上或者傍晚之间下葬,因为这时候阳气比较弱,降低了亡者离开的痛苦。
二、禁忌规定
在公墓下葬时,还有很多不能做的事情。首先,不能在下葬之前用眼泪浸湿纸巾,因为被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象征,会给亡者带来不好的影响。其次,不能有大声喧哗和哭闹声,洒扫墓地也要小心谨慎,一些动物和虫子也要尽量远离,因为这样会扰乱亡者的安宁。
三、祭祀制度
公墓下葬时通常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,比如念佛、拜财s和上香等。在祭祀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要注意,比如不能随意呼喊死者的名字,否则会让死者回应,影响其在来世的安宁。此外,祭祀时要点燃三炷香,这是因为继承中国道教的传统礼仪,三炷香代表着天地人的三界。在送别后,家属还要点燃纸钱,以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怀念之情。
四、回避习俗
在公墓下葬之后,还有一些回避的习俗。首先,不能在下葬之后立即返回家中,而是应该到一家旁的饭店或茶楼沉吟片刻,缓解哀痛。其次,在回家后,不要打麻将或者玩卡牌游戏,以免有不洁之物。
五、安葬仪式
公墓下葬的安葬仪式也很重要,其规格通常与花费成正比。富贵人家的安葬仪式通常赞助了很多寺庙和道观,还有专门的人负责搭建吊花、布置灵堂等。而普通百姓家庭的下葬仪式则相对简朴一些。在安葬仪式上,家属通常会穿着白衣,在棺材旁悼念亲人,以表达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之情。
六、心理准备
公墓下葬是一场长时间的送别活动,需要家属付出很多心力和耐心。虽然在现代社会中,殡葬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,但是家属的精神负担仍然是非常重的。在下葬之前,家属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绘画和诗歌等方式来缓解心情,同时在下葬之后也要学会逐渐疏导自己的情绪。
七、个人形象的维护
在公墓下葬之际,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。虽然在古代,女性葬礼时只穿白色或黑色的外袍和鞋子,但现在的人们更愿意选择适当的礼服。在选择礼服时,要注意依据性别和年龄来选择适当的装束,尽量不要佩戴太多的珠宝和银饰。另外,在死者靠近时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言辞姿态,避免太过情绪化,表达不合适的言辞。
总结:公墓下葬讲究很多,从时间到祭祀以及个人形象等多个角度来看,都需要家属们格外注意。下葬是一项亲人送别的感人仪式,需要家属们用细心和爱心来完成。海东殡葬服务希望通过介绍,让读者更加了解公墓下葬的各种习俗和惯例,同时也提醒大家在送别亲人时,一定要注意保持文明礼仪,传递尊重和关爱。